江苏仪征:污水涅槃生绿意 工业清流润长江
长江之畔,扬州化工园区内,一片湿地公园草木葱茏,鹭鸟翩跹。令人惊叹的是,滋养这片生机的清流,竟源自工业污水的“绿色重生”。
扬州中化化雨环保有限公司作为中化环境旗下的核心环保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刃,破解“工业增长与生态保护”的难题,经过处理的3500方达标活水每天持续注入,不仅滋养着生态缓冲区,更是绘就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画卷。
技术利刃斩污链,一泓清流润双赢
“作为2017年扎根园区的核心环保企业,我们深知破解‘发展’与‘污染’的难题,技术创新是关键。”扬州化雨总经理张萌介绍,公司拥有1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已构建起一条独特的“污水净化流水线”—— “多元催化氧化分质预处理+厌氧+AO+臭氧催化氧化+生态缓冲”全链条处理体系。
面对园区内农药、精细化工污水毒性高、水质波动大的“顽疾”,公司为园区创新推出“一企一管”模式,为40余家企业铺设专用管道,实现污水精准输送、源头预处理,有效管控污染风险。
2019年,公司投资1.8亿元上马二期技改项目,项目完工后日污水处理能力跃升至2万吨,出水指标100%达标,部分关键指标甚至优于太湖流域要求。
长江大保护铸使命,开门治污聚民心
“亲眼看到污水变清流,还养活了鱼,这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一位市民在参加扬州化雨“公众开放日”时发出感慨。
2022年,扬州化雨创新打造“公众开放日”品牌,带领社会各界代表直观感受出水水质达标排放的全过程,漫步厂区生态湿地缓冲区,浸式体验“长江大保护”从企业责任升华为全民行动的自觉。
身为长江生态守护者,扬州化雨将“长江大保护”视为核心使命。每天,园区内46家企业工业污水汇集于此。通过先进的“臭氧化预处理+生态缓冲”技术,公司有效切断工业污染入江路径。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参与胭脂鱼增殖放流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用一泓清流诠释“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的真谛。
“绿色处方”激活生态经济密码
在长江仪征段,葫芦套污水处理厂的生态安全缓冲区如绿宝石镶嵌江岸。生态安全缓冲区,即生态空间中可以消纳、降解和净化环境污染,抵御、缓解和降低生态影响的过渡地带,具有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等功能。
在创新园区水环境管理方面,扬州化雨以“连续排水企业专管 + 间歇排水企业错时排放”的智慧调度为核心,通过精准机制激励企业主动节水减排,推动园区管理从“末端治理”升级为“全过程管控”。这一共建共享的协同治理模式,为绿色园区建设提供了制度创新范例。
目前,扬州化雨的中水回用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届时预计有3500吨经过深度处理的高品质再生水“重生”,回用于园区工业生产。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用水成本,更显著减少了对长江的取水量,以“水资源循环”生动实践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培育着“绿色生产力”。
从技术攻坚到长江守护,从循环经济到协同治理,扬州化雨以“专利链锁污染、清流反哺长江、资源循环再生”的央企实践,将“两山”理论深植工业土壤。未来,这股“化雨力量”将继续润泽长江之畔,为生态仪征绘制更多工业与自然共生的蓝图。
仪征市融媒体中心 | 徐昊晨
编辑 | 吴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