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田里走出的“全国劳模”,用“种子芯片”撬动火红大产业
初夏时节,万木葱茏,走进徐州市沛县敬安镇连片的辣椒育种大棚,一株株辣椒长势喜人。沛县卢鹏辣椒育种家庭农场理事长、90后乡村振兴技艺师卢鹏正带领着椒农在田间忙碌着。多年来,他深耕辣椒制种技术的研发和品种的持续更新,把对辣椒产业的深情写进沃野田畴。上月,卢鹏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这是‘镇研红30号’的‘母本’辣椒,目前已成为新疆和内蒙两地辣椒种植的主流品种。”在温室大棚里,卢鹏摘下一颗辣椒掰开,给我们讲述着饱满的果肚里,关于种子的故事——“为了研发这一新品种,我们的团队耗时近五年。”
卢鹏出生于一个“辣椒世家”,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返乡成为一名辣椒制种新农人,奔赴乡村振兴的梦想跑道。
2022年,他作为召集人,推动成立江苏省辣椒制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促进了产业内部资源共享与技术交流,更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8000多农户加入到辣椒制种的行列中来。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卢鹏看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聚力科技攻坚,做强“种子芯片”。近年来,他主持申报的江苏省科技计划补助项目《牛角型辣椒新品种“恒润三号”和“恒润四号”的选育与推广》,选育设施专用辣椒新品种2个,项目期内示范推广新品种种植面积1500亩,产生经济效益1500万元。
“我们积极搭建桥梁,加强与中国工程院、省农科院等顶尖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不断致力于栽培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打造了企业自主鉴定杂交种子纯度的分子标记检测室,建立起辣椒种质资源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此同时,卢鹏提出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辣椒制种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全覆盖。
一粒小小的辣椒种子,撬动起当地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依托中国工程院辣椒院士工作站,沛县敬安镇不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辣椒育种面积集中度最高、质量最稳定的生产基地,全镇已登记辣椒品种289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辣椒产业年产值高达12亿元,辐射带动农户3000余户。
水汽蒸腾的大棚里,卢鹏细心观察着制种辣椒的长势。“做强辣椒‘芯’,把饭碗牢牢端在咱们自己手里。”他与辣椒的故事,还在继续。
江苏广电徐州中心站记者 | 朱睿
编辑 | 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