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邳州:奏响社会治理新乐章

我苏客户端 2025-03-27 18:46

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徐州邳州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持续奏响为民服务新乐章。

邳州东湖街道文承苑小区住户多、人员结构复杂,摊位无序经营等不文明现象日益凸显,对于管理上的难题,邳州市东湖街道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巧”借多元共治,持续解锁基层善治的高效“密码”,将社区横向拓展打造善治特色品牌。

“文承社区依托市委提出的‘FENG系列’,建立‘四FENG驿站’。我们根据市民意愿,在文承苑西门建立便民疏导点,把流动摊户纳入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另外,给辖区内特殊群体提供就业岗位。通过打造疏导点,我们社区一次性增收100万元。” 邳州市东湖街道文承社区党总支书记沙欢介绍说。

走进邳州市东湖街道民情联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民声通、污染监管、智慧城管等线上平台推送来的社情民意进行逐条梳理,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后,再按照类别将群众反映问题派发至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近年来,东湖街道持续拓展联动治理空间,今年2月中旬,东湖街道创新成立民情联动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双网融合、双翼运行、双线处置,有效实现一个中心统管、一个平台指挥、一个事件处置、一个社工服务的全闭环全流程处置模式。“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收集各项诉求700多条,目前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8%。我们将开展好各项工作,为居民打造便捷的诉求反映平台,为群众排忧解难。”邳州市东湖街道党工委宣统委员单良介绍说。

外向贯通,扩大共治共享“朋友圈”。东湖街道将辖区13个村(社区)划分为31个片区、40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社工,包挂100户居民,依托智慧平台的数据分析、精准调度,东湖街道实现了“网格、片区、社区、街道”的四级联动。

据统计,3年来,东湖街道408名社工,用脚步丈量道路180万公里,化解矛盾纠纷7万起。“除了408名社工外,我们还吸纳快递小哥等作为彩虹联盟的成员,助力我们深化社会治理。通过多方合力,社会治理网格织得更密更牢。”东湖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王自勤说。

日前,住在水岸景城的李先生通过积分在楼下的邳州运河街道积分联盟社区食堂兑换了一份午餐。李先生高兴地说:“积分不仅能在社区食堂购买食物,还能在挂有积分联盟牌子的超市、剪发店、菜肉铺消费,真是太方便了!”

据了解,运河街道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与社区经济互促共进的新模式,联合辖区内公司、商家等单位,搭建了“枫调语顺”积分兑换平台,打造了积分联盟兑换体系。“今年以来,已有5000多名居民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获得了积分,兑换了各类商品和服务。” 邳州市运河街道网格中心主任惠保钧介绍说。

运河街道推出的“锋聚网格”社工品牌,深化“微网格+红物业+议事点+积分制”社会治理体系。除了社区居民成为网格全职社工外,街道还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微网格,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传递党的声音,收集社情民意,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常态排查,建立了动态信息库,特别是关爱人群服务库,实现了辖区内各类治理要素的全覆盖。

此外,运河街道还在各个村居打造了“枫调语顺”系列——矛调一站式平台和“心语”工作室,发动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担任调解员。将议事会议开到群众家门口,以看得见、可参与的方式汇集群众诉求,有效解决了重大矛盾纠纷,形成了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邳州市运河街道政法委员张恒伟表示:“我们通过微网格化管理,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邳州运河街道还结合GIS、天翼云眼、行为分析、智慧社区等系统,构建了“人、地、事、物、情”五大模型数仓,打造了“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联动体系,推出了运河街道社会治理数智一体化指挥平台。平台实现了为民服务、矛盾纠纷调解、事件处置等多方面工作的联动联处,不断推动高效能基层治理。

据了解,通过数字化手段,运河街道实现了多业务平台的整合,平台能够自动分解不同条线的任务,实时更新工作动态。同时,还配备多角色使用权限,让社会力量也用上“枫调语顺”平台,推动了数据的精准收集和高效利用。张恒伟说:“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通过完善积分激励机制、深化网格化管理、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等方式,进一步释放社会治理效能,把‘民生温度’和‘治理精度’紧密结合,提升街道社会治理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群众之事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邳州各地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因地制宜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探索出一条条为民服务新路径,奋力写好一份份民生答卷,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来源:江苏广电徐州中心站/朱睿 编辑/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