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健,等你回家!一纸婚书引发百万网友接力
“是他,是我舅舅!”
家住金坛,年逾八旬的
许忠老人接过照片
声音一下哽咽
“我们盼了一辈子,终于把他盼回来了!”
近日,一张保存于
湖南湘潭县档案馆的
民国时期结婚证被意外发现
并在网上引发湖南、江苏两地
网友接力寻亲
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历史
以及背后感人至深的爱情守望
百万网友接力寻亲
这张民国31年的结婚证,最初由湖南网友罗威在今年2月意外发现。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帮助抗战英烈回家,“我知道许健是衡阳保卫战的阵亡连长,但除了他祖籍江苏外,一直没有更多线索。”
△ 寻亲视频引发网络热议
随后,罗威连续多天发布视频,通过湖南当地网友找到了结婚证上登记的新娘——湘潭县籍贺训期女士的家人,并找到了许健连长的黄埔军校毕业证,上面记录其为第十六期政训一总队学员,籍贯镇江。军校档案通讯地址为,江苏丹阳西门大街戴裕源转陶巷村。
△ 许健的黄埔军校毕业证
“陶巷村今在何处?恳请江苏网友接力!”为烈士寻亲的信息,牵动了数百万网友的心,江苏网友积极扩散消息、查证地址。经过镇江当地文史研究者仔细甄别,认为准确位置应为镇江丹徒区上党镇陶巷村。
蒋亚军是“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在常州地区的志愿者。看到相关寻亲信息后,他于3月9日立即驱车前往丹徒陶巷村。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许健的一位堂侄儿,他告知许健的直系亲人基本不在了,只有一位继子许忠,现居常州金坛。
△ 左:许健继子许忠,右:志愿者蒋亚军
3月10日,当志愿者来到许忠家,一拿出许健烈士的照片,老人就立马认出了“父亲”,激动地红了眼眶。过继给许健的许忠其实是他的亲外甥。许健少小离家抗日,从此杳无音信,家中长辈一直惦念,“非常感谢网友和志愿者的热心寻找,让我们有生之年终于找到亲人!”
英勇抗日 壮烈殉国
许健1919年4月生于镇江,从小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时获丹徒县长举荐就读黄埔军校。
1940年1月,时年20岁的许健自黄埔毕业后,进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驻守湖南衡阳,任第3师第9团第3营第9连连长。团长萧圭田与许健同为黄埔校友,很赏识这位英勇善战的年轻人,1942年经他牵线,23岁的许健与19岁的湘潭姑娘贺训期相识相恋,喜结连理。
△ 左:许健,右:贺训期。两人年轻时未留下合影。
然而,前方战事吃紧,新婚不过几天的许健无奈离家重返战场。原以为只是小别,直到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打响。
△ 中国守军与日军进行巷战
1944年,为扭转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军提出打通大陆的作战设想,调集50万兵力对河南、湖南和广西进行大规模进攻。郑州、许昌、洛阳相继失守,6月中旬长沙沦陷,直指衡阳。
驻守衡阳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以血肉之躯阻止敌军疯狂进攻。1944年6月28日下午2时,望城坳阵地被日军突破,许健连长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
△ 摄于1946年,在衡阳阵地上收集到的3000多具中国抗日将士遗骸
衡阳保卫战历时47昼夜,国军以寡敌众,以伤亡1万余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8万余人,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毛泽东在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坚守衡阳的守军是英勇的,衡阳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
身已许国难许卿
烽火战乱中,没有人把许健的死讯带给贺训期。婚后她留在湘潭一边教书,一边苦苦等待丈夫。许健牺牲多年后,贺训期仍然在为亡夫申请荣誉,其间为亡夫领养了一个孩子。
在这次网络寻亲过程中,湖南媒体也找到了贺训期的养子殷修仁,老人已78岁,但对母亲和许健的感情故事如数家珍。“我母亲吃了一辈子的苦,一生都没忘记许健,也等了他大半辈子。”
贺训期出身于书香门第,长相清秀,与许健郎才女貌一对璧人。两人虽然婚后在一起的时间不足半年,但感情甚笃。然而,战争的残酷,酿成一对佳偶“离别就是一生诀别”的遗憾。
“我小时候,奶奶总提许健爷爷。”殷修仁的女儿殷铁华打记事起就知道,奶奶一直挂念着许健,“奶奶娘家晚辈都叫她‘健姑姑’‘健娭毑’,哪怕现在她离世这么多年了,家里晚辈还是这么称呼她。”
盼迎英雄归故里
贺奶奶于1988年去世,死前最大的愿望也是能找到许健,把他葬回故里。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跨越了大半甲子的英烈“回家”路,已经接近终点了。
殷铁华在采访中表示,准备抽空前往衡阳祭拜许健,了却奶奶一生心愿。许忠老爷子虽年事已高,但也十分期盼能去衡阳祭拜,接亲人回家。
△ 衡阳抗战纪念城碑
离家还是少年身
如今他乡一抔土
一寸山河一寸血
青山处处埋忠骨
“老兵寻亲的难度非常大,很多历史档案都已失散了,这次能最终找到真的难能可贵。”志愿者蒋亚军表示,他们和湖南的志愿者正积极联络,希望借助民间爱心人士和政府力量,在今年清明节促成两家人衡阳重聚。
“当年,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牺牲,
现在我们帮助他们‘回家’,
既是告慰先烈,
也是激励后人不忘历史,
让英雄精神得以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