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发布“2·15 专项行动” 让孩子们动起来乐起来

我苏客户端 2025-02-18 17:10

春季学期已经开启,江苏各地学校积极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2·15 专项行动”,即学校需确保每日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课间活动时长统一调整为15分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与运动、游戏和交流。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动起来,一起去瞧瞧。

南通:第一堂课搬进操场 课堂时间优化统筹

早上8点,南通市紫琅一小的孩子们一进校门就快步向操场走去,简单的热身之后,各年级就开启了快乐的“晨开时光”。

新学期伊始,该校将每天的第一课搬进了操场,利用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开展“足”下生辉、“篮”火涌动等8个主题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开启美好的一天。

“一进学校就到操场运动,感觉很放松,头脑立马清爽起来,后期学习更认真。”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学生说。

南通市紫琅一小用足心思,通过每天一节体育课、两个30分钟的大课间,开展趣味田径、花样跑操、跳绳等多个特色运动项目,让学生运动好、运动足。

“课间15分钟的时长,我们的做法是2+2+N,第一个2是我们的广播操和校园操,第二个2是我们每个年级有两项特色游戏,这个N是指各个班级都有自主开发的多项游戏。从人员、场地、器材,全方位地进行保障。”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校长柳小梅告诉记者。

南通市实验中学结合实际情况,根据“2·15 ”要求优化了课时统筹,将45分钟的课堂时间缩短到了40分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更好的放松。

“这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备课着手,突出强化重点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利用一些机动课时储备,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达到体育与文化课教学的动态平衡。”南通市实验中学学生处主任冯倩说。

宿迁:促进师生沟通交流 守护孩子身心健康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的下课铃声一打响,孩子们就纷纷跑出教室,校园内处处是欢声笑语。

“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备课,或者在课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这样的调整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从容和高效。”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教师朱静说。

在学校的操场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进行跆拳道、羽毛球、跳绳等喜爱的体育活动。

“课间为我们老师提供了更多的备课和与学生沟通的机会。我们相信,这样的调整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李波说。

苏州:开发“口袋运动场所” 红色元素融入运动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对学校的户外以及室内运动场所进行了调整与规划,开发出了走廊、过道等“口袋运动场所”。同时,每天还增设一次大课间,每周引入两次包括军体操、队列训练等国防教育体能锻炼活动。

“安排了各个点位的护导老师和体育老师来进行保障。银杏小主人和友谊小使者也会在校园里进行巡视。还有一个方面的挑战就是关于游戏的类型,我们也打算让孩子们进行一些游戏的创编。”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教导处副教导邹颖欣告诉记者。

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作为苏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巧妙地将红色教育深度融入课间活动。校园北侧的“红色长廊”里,通过“鸡毛信接力赛”“重走长征路”等创意游戏让红色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沉浸式地体验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更加能够使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心中。”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金学成说。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沈一秀 南通台 宿豫台 苏州电教馆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