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爆火!在南京,探访吴石将军旧居

南京日报 2025-10-18 10:54

近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

吴石将军

向中共华东局传递关键军事情报的事迹

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图片

网友纷纷留言:

“这是首部没有悬念

但仍然想要追下去的剧!”

“因为知道结局,所以心情沉重,

但一定要追下去,

唯一的理由就是致敬先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南京市鼓楼区

留下过吴石将军工作奋斗的身影

图片

在这座城市,吴石一家先后当时在鼓楼区五台山村、翠琅村等地都居住过。其曾居住过的鼓楼区湖南路街道翠琅村1号,如今已变身为天星翠琅大厦,地处傅厚岗片区。片区里,历史建筑星罗棋布,蔡堡、吴贻芳、匡亚明等20余位文化名流旧居散布其间。

从天星翠琅大厦出发步行仅需四分钟左右,便能抵达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两处地点的近距离,仿佛让吴石将军的革命足迹与这段红色历史,有了跨越时空的紧密联结。

图片

吴石与家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举国上下无不欢声雷动。当人们正期待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之时,内战阴影却逐渐笼罩中华大地。吴石一家陆续回到久别的南京,租住于湖北路翠琅村1号。

据吴石之子吴韶成所撰的《五十年代在台湾殉难的吴石将军——挥泪忆和父亲走过的岁月》一文回忆,吴石在其《自传》中曾自我检讨:“会性忠厚,待人以诚,一生成败皆系于此。以能尽力为人助,故能得生死患难之交。以待人诚笃,故或见款于小人,颇受其累!”回到南京以后,其家中依然亲朋不断,吴石在客厅边通廊围一小客房,甚是简陋,但路过的南京同乡同窗,宁可不住旅店,也要在吴家小住几天。

内战爆发后,吴石对国民党政权彻底失望。1946年,他调任南京国民党国防部史料局局长,目睹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的乱象,更坚定“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的判断。

图片

此后,在进步人士影响下,他以“密使一号”的身份与中共建立联系,将南京变为潜伏“主战场”——牵线地下党员获取军事情报,致信学生助力淮海战役情报搜集,频繁往返宁沪传递长江布防信息,为我党提供了许多极为重要的军事情报,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大获全胜立下汗马功劳。除此之外,他还把国民党国防部保存的重要军事机要档案资料完好无损地交给解放军。

图片

现如今,在鼓楼区湖南路街道的

紫峰·红融党群服务中心内

设有红色湖南路印迹展示等功能区

清晰介绍着吴石的生平事迹

吴石的精神

正通过城市的记忆延续

图片

首次公开!

《沉默的荣耀》原型吴石之子珍贵档案

在南大展出

10月17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吴石之子吴韶成,曾就读于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他在校时的相关档案于近日首次公开展出。

图片

在南京大学校史馆,几张泛黄的纸质档案在展柜中陈列,包括吴韶成的学籍卡、含有他名字的中大新生入学名单等。“我们了解到,吴石将军在赴台时,将一双儿女留在了大陆继续学业。其中,儿子吴韶成于1948年至1952年,就读于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的经济学系。”南京大学档案馆、校史研究室工作人员王丹介绍,工作人员很快在数据库中找到了吴韶成的学籍卡,并在国立中央大学民国三十七年度一年级新生学号名册中,找到了他的名字。根据相关档案了解,选择经济学系也是吴韶成与家人们的共同决定。

吴韶成撰写的文章《五十年代在台湾殉难的吴石将军——挥泪忆和父亲走过的岁月》,也与这段历史相印证。吴韶成在文章中回忆,1949年4月22日,解放军准备解放南京,父亲又让江宁要塞司令胡雄在撤退时开吉普车拐到学校,要自己立即随车东撤,被自己婉拒。从此,一家骨肉分离各奔东西,一晃就整整一个甲子。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迎来解放。

“1952年,吴韶成从南京大学毕业。后来,他成为了河南省冶金厅总经济师,以自己的方式继续父亲的道路,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王丹说。

一件件真实的档案,见证了父子俩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同时,南京大学正在展出抗战时期的办学、人物、作品、教材等多个专题展,感兴趣的公众,可通过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预约入校,前往仙林校区校史馆参观。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