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江苏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一线调研】蜂巢能源:在动力电池领域“进窄门见微光”
在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阶段,与之紧密相关的动力电池赛道也进入了技术“竞速”的节奏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总部落户在常州金坛的蜂巢能源以“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的发展理念,创新推出短刀电池,凭借技术突破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立短短6年时间就成为了江苏最大的独角兽企业。系列报道《跨越——江苏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一线调研》,今天(8月28日)一起走进蜂巢能源,探索这只“独角兽”是如果通过技术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竞争新路子的。
“我们是全球的热复合超高速叠片工艺的领导者。这里可以看到传统的卷绕和我们的叠片有什么区别,卷绕正负极电极有弯折,你看我们这个叠片不需要弯折,一片一片的很整齐这样叠加,正负极它不会变形,这样的话就是又安全又是高体积比能量。”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王志坤所讲述的“叠片”,正是蜂巢能源短刀电池的制作工艺。工艺上的革新让短刀电池在规格上不再是需要加装模组才能组装的“方块”,而是可以直接在pack包内组装的瘦长“薄片”。
“我们的LCTPpack包,搭载了蜂巢最先进的第三代的叠片技术。它和一代的产品比,在叠片效率方面由0.6秒提升到了0.125秒。在pack包整体的布置方面更加的简洁,省掉了模组的组装环节。”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艺装备中心总经理刘小安介绍,这种工艺上的提升给到用户的感知就是:相同大小的pack包,续航里程更远了。
pack包也就是直接搭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组。通过短刀技术的不断革新,如今蜂巢能源最新的pack包实现了安全性、续航和快充三方面的新突破。这改变了蜂巢能源踏足电池行业时,常规方壳电池制造中卷绕工艺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
“针对行业的痛点,我们坚持差异化,走一条不同的路,我们叫‘进窄门,见微光、走远路’。”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王志坤表示,蜂巢能源在行业中破“卷”的秘诀,就是技术创新和产品路线差异化,“我们集中有限的资源,攻克几个关键核心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我们是探索者、是领先者,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直到把这些问题和难点给它攻克,那么这样的企业你才能走得远,发展得更好。”
以研发为公司的核心工作,蜂巢能源始终“坚持因创新而前进”。从2018年开始,蜂巢能源技术团队历经5年研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技术迭代。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已申请专利超过8000件。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蜂巢能源沿着长江经济带开展涉及原料、研发、生产的全链条布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还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让企业的触角遍布全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了11个生产基地和六大研发中心。
王志坤介绍,如今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蜂巢能源已经到了欧洲,主要源于德国客户和法国STELLANTIS的客户订单的迁移。
“南进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到了泰国,今年在泰国工厂年产6万套的电池包已经正式投产,首期配套供应给长城汽车、合众汽车,未来我们也进一步地会把业务辐射到整个东南亚。”王志坤同时表示。
如今,蜂巢能源已经成为了常州这座“新能源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蜂巢能源当初选择落户常州也是因为这里有着齐全的工业门类、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配套以及当地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
“比如说常州发改口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19期的‘发改委下午茶’。就是召集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的企业,比如整车、动力电池、上游的配套,大家交流一下行业发展的现状、在常州市大家怎么样协同发展,以及企业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政府和大家参与共同解决的。”王志坤介绍,常州以及金坛当地的政府部门都充分发挥了“店小二”的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包括蜂巢能源在内,目前常州金坛已经有独角兽企业10家。金坛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冬英介绍,金坛一直以来注重科技创新,并为相关企业专门推出了“微笑经济创新行动”。
“主要是推动我们整个金坛产业的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微笑经济’里面出台了很多实施细则,比如说我们创新企业的培育、创新园区、微笑园区的打造、微笑平台的申报等等。”李冬英同时表示,这项行动对乡镇、园区、板块如何服务好,都提出了具体的服务要求。
有了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蜂巢能源还将在储能电池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争取在“低碳经济”领域奉献更多的独角兽企业能量。“从2024年开始,我们有自己的储能电池的产线,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325的电芯和222的电芯都是行业领先的产品。”王志坤表示,从2025年开始,蜂巢能源的储能将会进一步发展,公司会从原来的动力驱动转向动力和储能双轮驱动的战略。“我们也会积极总结行业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来积极参与制定行业的标准。”他同时表示。
记者手记:
“进窄门,见微光、走远路”,蜂巢能源所锚定的这条差异化发展战略如今已经在整个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一点单从短刀电池的出现和不断升级就可见一斑。可以说,蜂巢能源从2018年成立到如今在全球布局,不仅仅源自企业对自主研发一以贯之的重视,同样在于研发找对了方向。也正是这些科技型企业的开拓精神,让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名片愈发亮眼,形成一个能够互补增益、让世界为之瞩目的新能源领域产业集群。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文欢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