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漫评|唱响人民大会堂的悠扬昆曲,向世界展示了什么?

我苏客户端 2024-03-09 09:00

漫画《昆音流转 古韵今传》

“青槐残雪动乡愁。”3月7日,江苏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在回答完记者关于“江苏将如何保护利用创新传承好包括昆曲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问题后,现场清唱原创昆剧《顾炎武》选段。短短20秒的表演尽展非遗魅力,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誉为 “百戏之祖”,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悠扬婉转的声腔、诗意典雅的唱词、一招一式的美感……柯军面向中外记者的惊艳亮嗓,唱出了昆曲之美,唱出了一名艺术家信手拈来的从容,也唱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经由媒体报道和网络传播,昆曲艺术完成了一次生动的世界级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时代,如何保护利用好、传承创新好昆曲这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不能回避的文化命题。作为12岁学习昆曲、入行40多年的昆曲传承人,柯军给出的答案值得深思。

保护文化遗产的种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曲逐渐衰微。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扶持,才能扭转地方戏曲剧种的凋零之势。以昆曲为例,昆曲的从业者全国范围加起来曾经不到一千人,是比大熊猫还稀有的存在。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首批“非遗”名录,江苏加大对昆曲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二十多年来,昆曲从业人员逐渐壮大,昆曲这一古老的剧种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了促进所有剧种活态存续,在文旅部和江苏省的支持下,昆曲发源地昆山积极打造“百戏盛典”,为全国戏曲剧种院团搭建展示交流平台。百戏盛典的举办,为全国戏迷送来视听盛宴,更促成地方加大对传统戏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一些濒危剧种得到有效保护,一些默默坚守的基层艺术工作者也看到了曙光。相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加大戏曲的保护、扶持力度,才能留住“文化遗产的种子”。

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04年推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久演不衰,并培养了一代年轻昆曲戏迷,充分说明昆曲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赋予昆曲更多现代性,也是柯军一直的探索方向,原创昆剧《顾炎武》就是他的首创。“十部传奇九相思”,传统昆曲青睐爱情题材,关于思想家的故事少之又少,柯军将“昆曲”和“顾炎武”这两张昆山的文化金名片叠加,力图向当代观众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昆曲重焕青春,收获了更多年轻的受众。与此同时,昆曲的传播也应走出剧场,走进新场景:网络上,青年演员们利用直播等新兴媒介,通过展示昆曲唱腔、幕后妆造等推广昆曲艺术;园林里,实景版昆曲《游园惊梦》《浮生六记》轮番上演,为顾客带来观戏听曲的全新体验;校园里,昆曲广播操、昆曲上课铃、昆曲普识课程的推行,让昆曲在更多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

积极走出去,开展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走出去,既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从不同文明汲取艺术营养。2023年,“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在法国举行,沉浸式演出新编昆曲《伯龙夜品》、多位梅花奖得主与洋娃娃面对面交流、“杜丽娘”“柳梦梅”惊现埃菲尔铁塔下……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带领欧洲民众充分领略中国非遗之美。艺术上的深度交流,也会拓展艺术家的视野宽度,反哺其自身创作。改编自西方戏剧题材的《浮士德》、融合莎士比亚人物场景的中英版《邯郸梦》……柯军的这些先锋尝试,体现着古与今、中与西的碰撞交融,昆曲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今天,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国潮”消费热,展现着国人日益提升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而戏曲类直播和短视频的频频出圈,传递着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抢抓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加快推进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戏曲之美将抵达更多人的耳畔心间。

来源|小苏“画”事工作室

统筹|周安琪

文稿|刘静

手绘|姜向慧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客户端原创,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