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内9家新能源汽车宣布降价 新车价格战愈加激烈

我苏客户端 2024-03-05 19:04

近期,新能源汽车市场又迎来了一波降价潮,涵盖了多个车企品牌,最多的一天内甚至有9家车企同时宣布降价,市民们也纷纷闻讯而动,带动了一波汽车销售量的攀升。那么,这次价格降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会让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重新洗牌呢?来看记者的市场探访。

降价源于产业链上游价格调整 以降价换市场份额

在南京比亚迪汽车的一家4S店,记者看到,来这里看车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优惠幅度最大的车型,整车价格都压到了10万元以下。

比亚迪汽车南京祥迪4S店工作人员介绍,像目前价格降得比较多的一个是比亚迪·秦 ,秦系列前两年价格区间都在10万元以上,现在混动的秦,起售价格在7.98万元,纯电动的秦起售价是10.98万元,包括汉、唐,价格降得也比较多。2023年款的汉、唐冠军版,都是20万元往上的。现在起售价都是17.98万元,混动车型,相比去年过年前,成交量大概提高了15%。

南京市民李先生表示,现在确实价格挺好的,而且平时用起来比较省油,毕竟是电混,也为了家用,平常跑跑路还是比较实用的,而且我们现在国产品牌做得确实也不错。

在另一家品牌五菱汽车的4S店,陶先生正带着太太选购一辆新能源车,准备给她平时代步用。陶先生说,他选中的车型小巧玲珑,开起来比较方便,动力可以,女性开比较适合,停车也方便。以前他们官网价格大概7、8万元,8、9万的样子,现在优惠力度挺大,到手5、6万元。

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车型基本上聚焦日常代步和周末出行的刚需,多种款式指导价低至5万元以下。五菱汽车南京长铃店工作人员介绍,缤果在最近优惠过后,至高现在可以优惠8千元,在原来基础上,销量明显增加了30%到40%左右。其他车型也是有明显销量提升,像宝骏云朵、第三代马卡龙,都有显著提升。现在第三代马卡龙4.68万元,而且有一款晴空最高可以优惠2.4万元。

降价是"双刃剑" 车辆质量、售后服务不能跟着降

3月以来,比亚迪、吉利、飞凡、长安、奇瑞、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纷纷跟进降价,多个品牌还叠加以旧换新、购车礼包、妇女节礼品等优惠。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初,国内乘用车整体市场折扣率约为20.4%。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降价,首先在于产业上游价格的调整。2023年,锂电材料全线下跌,其中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跌幅超10%。同时,国内众多新能源车企,进入量产时代,2024年车市的竞争会异常激烈,通过降价,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是很多车企的必然选择。

中国汽车工程协会会员戴钢表示,降价因为是产能过剩,本质上是产能问题,生产得多,销售端并不是那么太好。中国现在是新能源汽车大国,整个生产的技术、加工,都是全世界第一,产能升得特别快,快了以后成本就摊薄了,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出于市场竞争需要,他们必须降价应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因为新能源车的种类和品牌越来越多。

不过,降价仍是一把双刃剑,频繁降价会改变消费者的预期,造成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等待进一步降价。车企在降价促销的同时,车辆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应该持续做好,这样才不会让企业品牌和诚信受损。

戴钢表示,市场推出新车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现在的客户眼光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倒逼车厂不断推出新车型,新车型推出以后大家竞争比较激烈,可能最容易采取的就是价格策略。这个从良性角度看,对新能源汽车也是个有力的促进。降价必定会对销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根据厂家或者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度不同,带来的销量提升会有所差异。比如大品牌一降价,大家可能都抢着去买,它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对于一些小品牌来讲,这个降价实际上是个双刃剑,它越降价,因为品牌知名度低,可能造成客户观望越严重,所以对于小品牌来讲可能是个两难的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会让竞争力弱的企业加速被淘汰,市场份额将向头部企业集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竞争将集中体现在规模、技术和工艺创新上,通过技术升级作为支撑才是车企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江苏新闻频道/许莹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