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段、学科界限,小初高学生同上一堂实验课!南京这个教改实践有情怀、有远见、有新意
video
12月9日下午,南京市燕子矶中学的四堂别开生面的实验课,深深吸引了前来观摩的南京市教科所、南京师范大学、栖霞区教育局、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各区县30多所学校的市级前瞻性项目负责人。
季静雯、安定、赵艳红和史学佳四位老师分别展示了小学、初中、高中贯通的跨学段和跨学科实验教学课。与传统实验课不同的是,这些实验课打破了传统学段和学科界限,实现了知识内容和思维探索的进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这次展课评课是燕子矶中学市级前瞻性教改项目“指向素养进阶的区域理科实验教学体系变革”的阶段性专题活动。项目联盟学校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南京市迈皋桥初中积极参与了本次专题活动。来自不同学段的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精彩表现、合作精神赢得了现场观摩专家和教师的一致称赞。
燕子矶中学党委书记石骏表示:前瞻性教学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一直致力于打破传统教学束缚,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此次专题活动与专家同仁共同分享经验、交流思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周广仲副校长从思想引领、理论基础、实践探索与成效展望四个方面,详细汇报了燕子矶中学在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中的实施路径与阶段性成果。
前瞻性项目究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南京市教科所王飞主任给出了指导意见,他充分肯定了燕子矶中学的实践探索,强调“项目是做出来的”,并提出了“项目六动”的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物科院教授、南京物理学会理事长周海忠则从“小实验、大智慧”的视角对青年教师的探索精神、实验设计和教学驾驭能力表示赞赏。他提出跨学段、跨学科教学实践要加强学理自信,聚焦学校实际需求和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努力实现“实验加”、“实验嘉”和“实验家”。
教研、教改的目的是提升育人效果。燕子矶中学的这个前瞻性项目,定位于通过变革理科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范式、实验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区域内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跨”促“通”,体现了贡献资源、协同育人的大教育情怀。
南京市教科所朱小琥书记热切希望学校能扎实推进项目研究与实践,成为南京市实验教学改革的参考样板。
(通讯员:史学佳、臧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