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成功释放!正式交接!南机电师生牵头研制的“南京号”八一08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我苏客户端 2024-12-12 22:59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和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牵头研制的“南京号”暨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8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24 年 1 月 17 日,该卫星搭乘“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升空,在太空经历长达 303 天的在轨存储后,于 11 月 16 日成功释放入轨,开启了独立探索宇宙和执行科普教育的使命。11 月 17 日,卫星顺利拍摄并传回首张遥感照片,照片的清晰度令人振奋。12 月 12日,“创新赋能未来,技能塑造人生”——航天特色教育创新引领行动暨“南京号”八一08星交接仪式在南机电顺利举行,“南京号”八一 08 星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相关部门交接至学校,成为南机电在航天科普教育与科研实践的首个里程碑。

       交接仪式由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刁爱军主持。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副秘书长陈骅闽,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田家英,南京新工集团总经济师洪薇,南京市科协一级调研员许光明,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职社处处长黄子亮,南京高职园党工委书记刘宜军,南京市高淳区教育局副书记芮平禄,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俊等出席交接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周庆礼表示,“南京号”八一08星的成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八一学校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回信精神的承续,是贯彻落实回信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在关键时期对南机电师生的重要激励。学校将用心呵护这颗科普卫星所代表的精神火种,将航天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

       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副秘书长陈骅闽向与会嘉宾阐述了航天事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他表示,“南京号”的成功发射与稳定运行,不仅彰显了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育水平,更是该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成就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并为深化航天产教融合注入了强劲动力。

       卫星工程的成功,得到了众多航天领域专家的赞誉,八一01星卫星工程负责人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周慎、大国工匠王曙群、徐立平,以及龙乐豪院士纷纷通过视频发来祝贺。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田家英对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航天特色教育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表示,省科协将助力学校的航天特色教育,让航天知识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传播与普及。

       活动现场,学校通过连线卫星测控中心,向与会嘉宾们展示了从南京号卫星传回的音视频集锦。根据实时的数据,目前南京号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76.15公里,它的速度非常快,每天大概绕飞地球15圈,在此画面上老师和同学们可清晰地看到卫星运行的轨迹。

       在与会领导们的见证下,航天员赵传东代表相关部门向南机电周庆礼书记正式移交象征着南京号八一08星的卫星信物,卫星正式移交至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南机电党委委员、副校长孔德丽代表学校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寰宇卫星测控与数据应用有限公司等进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并为企业授予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牌匾,为学校的航天特色教育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标志着学校在航天科普教育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南京号卫星研制并发射,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测控中心的建设是为了学校能更好地培养航天产业人才,其最大的应用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课堂。会上,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刁爱军宣布南机电“星空课堂”正式开课。会后,与会嘉宾前往学校卫星测控中心观摩了“星空课堂”卫星的第一课。航天员赵传东在学校报告厅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为师生开启了一段充满奥秘的航天知识之旅。

       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坚守职教初心,积极践行“让每一个学生自信面向未来”的育人使命,紧紧围绕“走在前、做示范”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南京号”科普卫星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为南京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奋力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崭新篇章!

(编辑/沈芸 责编/姜江 通讯员/金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