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 南京民间艺人忙做龙年生肖工艺品

我苏客户端 2024-01-05 13:55

2024年1月5日,随着农历龙年越来越近,南京民间工艺师们正在抓紧创作生肖龙工艺品,以满足新春期间人们对生肖工艺品的市场需求。

在甘熙宅第的彩灯坊,年近八旬的非遗传承人曹真荣正在赶制新春花灯。十余只栩栩如生的龙年生肖花灯陈列在他的工作台上,头抬得高高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着、尖尖的牙齿,既威风又喜庆,将秦淮花灯的工作室装点得年味十足。

南京非遗葫芦画代表性传承人张苗,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内的工作室,绘制特色彩绘生肖葫芦,喜迎农历新年。

金陵第一绣郎高瑞雷,指穿秦淮美,线描锦绣光。自小跟随母亲学习传统布艺的高瑞雷继承了刺绣手艺,作为在南京生活了三十载的安徽人,织绣并行,徽州的绵和缠绕金陵柔情赋予了这个“绣郎”细腻的针法与温婉的图案。在此基础上,高瑞雷还使用“盘金”“盘银”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金陵绣”。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绳结传承人汤虹的女弟子盖静,正指衔蜡线,流畅地编绕着,不一会,一朵漂亮的小花就“绽放”手中。在中国古代,绳结用于记事。它以五彩丝线为材料,通过数十种编织技法编织成各种结式和艺术造型。

“结”与“吉”谐音,因此绳结艺术多包涵各种美好的祝福。盖静的工作室内,各式各样的绳结作品摆满屋子。火红的中国结、精巧的耳环、华丽的凤钗,每一件都十分美丽。桌子上,一对耳环灵动可爱,格外显眼,珍珠与绳结互相勾勒,灯光下,极致精巧。

“这对耳环是用最细的一种彩金蜡线编出来的,直径只有0.1毫米,跟头发丝差不多。”盖静告诉记者,这对耳环参照了点翠工艺的牡丹花,为了让它看起来更精致,她用了三根“头发丝”来编结,花了整整15天时间才做出来。

盖静的绳结作品都很“潮”,发饰、耳饰、发冠,既精美又实用。盖静介绍,南京绳结的特点在于不断创新。她的老师汤虹是南京市非遗绳结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绳结艺术20年。

(编辑/高若婷)